中国科学院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植物学科学教育基地开展植物科学教育研学活动

  • 吴双
  • 日期:2024-03-01
  • 4136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及其所在国家植物园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简称:国科大关工委)的植物科学教育基地。该基地依托植物所与植物园积极开展青少年植物科学教育。2024年1月16日,国科大关工委植物学科学教育基地携手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研学导师团为北京八中素质12年级60多名学生组织了一场植物科学教育大课。

 图片1

北京八中的同学们开启植物科学研学之旅

  八中同学们在植物所专家的讲解与指导下,走进植物展览温室、植物标本馆、实验室、古植物馆参观学习。在植物展览温室,张会金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植物园的发展历史。通过介绍裸子植物、荫生植物、棕榈科植物、多肉植物等,向同学们展示了植物多样性、植物与自然环境适应性,植物与动物协同演化。介绍了了如何识别植物、植物栽培技术,以及植物传统文化与应用前景。

 图片2

张会金老师在植物展览温室讲解植物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现存标本300多万份,位居亚洲第一。在植物标本馆,傅连中老师带同学们参观了标本保藏设施,介绍了世界标本馆发展史,以及标本馆在植物保存与鉴定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让同学们了解了植物命名与标本制作知识。

 图片3

傅连中老师在植物标本馆讲解植物标本制作与保藏

  在植物细胞生物学实验室,韩小燕老师讲解了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概念、原理、流程等内容,带领同学们参观组培室。让同学们亲手实践紫花地丁的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在操作体验后,同学们由衷感慨实验操作的每个细小环节都要慎之再慎,今后要学习科研人员严谨的科研态度。

 图片4

韩小燕老师植物细胞生物学实验室讲解植物组织培养,指导实验操作

  在植物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张大明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个体发育与系统演化的基本概念,通过显微镜观察减数分裂;向同学们讲述植物演化与生命之树的故事。大家无不惊叹于植物组织与细胞的奇妙,感叹于植物生命力之顽强与植物经过数亿年演化而形成的无穷智慧。

 图片5

张大明老师在植物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讲解个体发育与系统演化

  在古植物馆,李承森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中国古植物馆现存植物化石标本7万多件。通过现代珊瑚骨骼与化石珊瑚做对比,讲述化石的形成,揭示古生物作为生物演化的直接证据具有不可替代的科学价值。同学们还观察了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化石植物,了解化石植物在地质找矿、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环境研究方面的作用。李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与同学们的互动交流打开了同学们的思路。

 图片6

李承森老师在古植物馆讲解化石植物的形成与科研价值

  此次活动是国科大关工委“引进来”做好社会大课堂,用优质科学资源为青少年科学教育做加法的一次有益实践。同学们走进植物学科普场馆、科研实验室,探索植物界奥秘,感悟科学研究魅力;也让同学们有机会与科学家、科研人员交流学习,亲身感受何为科学探索精神,何为严谨科研态度,何为坚守初心、持之以恒、追寻真理的科学家精神!

  中国科学院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植物学科学教育基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