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关键作用,3月24日至27日,科尔沁区教育体育局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科大关工委“心理健康与与家庭教育中心”携手,在第三中学成功举办了短期焦点解决咨询技术工作坊。本次培训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王利刚博士主持,旨在通过专业培训,提升区域心理教师及家庭教育讲师的专业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全区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共76名专(兼)职心理教师及69名家庭教育讲师参培。
教体局分管副局长讲话
心理教师专场
王利刚博士现场授课
为了帮助教师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焦点疗法,王博士精心设计了多个真实案例,通过抛出如“第二个咨询师的提问有何不同?”“焦点解决如何实现关系平衡?”“焦点解决如何促进行动?”等议题,引导教师们进行深入探讨和实践。此外,王博士还巧妙地将叙事疗法的相关表达融入案例中,帮助教师们拓宽思维视野,更新表达方式。
培训过程中部分成果展示
培训过程中,心理教师扮演学生角色,与王利刚博士共同演绎焦点咨询过程。这种角色扮演的方式极大地增强了培训的互动性和实用性,助力教师们更直观地感受焦点疗法的应用技巧和魅力。
心理老师实战演练
培训结束后,心理教师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内容丰富、紧贴实际,不仅加深了他们对焦点疗法的理解,还为他们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帮助。
家庭教育讲师专场
培训伊始,王利刚博士首先通过讲述工作坊规则,明确了各组组长的职责,并与教师们共同宣誓保密原则,进行了组内破冰。这一环节不仅增强了教师们之间的信任与默契,也为后续的培训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随后,王博士通过案例抛出议题——“你想知道哪些信息”,引导教师深入思考自身在与家长沟通时的互动方式。教师们热烈讨论,大家纷纷结合自身经验,分享了在与家长沟通过程中所采用的表达方式。
培训过程中,王利刚博士进行了系统且全面的授课。内容涵盖了焦点解决的思维方式、对话单元、五步骤对话流程、12项核心技术以及对话练习五个重要方面。王博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带领教师领略焦点疗法中的“例外提问、奇迹提问、评量问句”等核心技术,并用心理学中关于知觉的知识,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焦点解决的理论支撑。
家庭教育讲师培训现场
王博士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互动环节,使教师们能够深入理解并掌握这些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为了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将所学应用到实践中,王博士还设计了“解放思想”“大放光彩”“幸福时光”三个环节,组织讲师们进行了进一步的练习与体验。
家庭教育讲师分享工作中的案例
培训尾声,家庭教育讲师们一致认为,焦点疗法不仅具有极强的操作性,而且能够有效助力日常工作,为家庭教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这种互动性强、参与度高的培训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学习效果。
科尔沁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负责人总结讲话
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研究所二级委员会供稿